三下乡|“艺术服务边防 青春淬炼担当” 广艺青年赴内蒙古开展国防教育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响应国家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号召,应内蒙古艺术学院邀请,6月30日至7月5日,我校选派社会实践团小分队(以下简称“实践团”),与中央音乐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安徽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师生共同组成联合实践团,赴内蒙古参加“守望相助·筑梦北疆”全国艺术院校国防教育系列活动。实践团将艺术融入边防服务,在祖国边境线上淬炼青春、践行担当。
艺术服务边防,传递深情厚谊
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精心打磨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7月1日至4日,实践团先后走进策克口岸、边防军营、一线哨所、东风航天城等地,顺利完成6场慰问演出,同步开展座谈交流与参观学习活动。团队成员以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演,生动传递了南疆青年对北疆军民的崇高敬意与深厚情谊,演出不仅受到官兵们的热烈欢迎,更收获“节目形式新颖、情感真挚动人”的好评反馈。其中,实践团成员唐班卓妮演唱的广西经典民歌《大地飞歌》成为跨地域文化共鸣的亮点,将南疆的热情与活力传递给现场官兵,引发“边疆共守、文化共融”的强烈共鸣。
策克口岸慰问演出现场
边防军营慰问演出现场
额济纳旗慰问演出现场
深化国防认知,体悟使命担当
“脚踏国境线,才真正明白‘草原胸怀、胡杨意志、骆驼品格、战马雄风’这北疆卫士精神的分量。这不仅是对岗位的坚守,更是融入血脉的家国情怀。”实践团成员王唐雨晟在策克口岸国门界碑前感慨道。深入军营哨所的座谈交流与实地观察,让她对边防官兵的无私奉献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在东风航天城,航天工作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品质,以及巴丹吉林沙漠与胡杨林所象征的坚韧生命力,都深深触动了她:“这些所见所闻所感,是书本上无法获得的。它们让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国家安全基石,什么是责任担当。这必将激励我们青年一代,将所学知识与青春力量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团队成员参观策克口岸国门界碑
团队成员深入军营哨所
座谈交流会现场
师生们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敬献花篮
师生们参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师生们近距离感悟航天精神
实践锤炼成长,展现青春风采
在为边疆军民送去文化温暖的同时,这场跨越南北的实践之旅也成为实践团成员成长淬炼的生动课堂。在为期六天的密集行程中,广西艺术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小分队克服长途跋涉和环境差异等挑战,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高强度的慰问演出不仅丰富了边防军民的文化生活,更充分展现了广艺青年过硬的专业素养与真挚的服务情怀;沉浸式的国防教育活动,有力提升了团队成员的国家安全观、国防意识和家国情怀,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过程的实践锻炼,锤炼了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精神,坚定了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的理想信念。实践团成员唐班卓妮深有感触:“高强度的慰问演出,对体力和意志都是巨大的考验,但当看到边防官兵和航天工作者们脸上真挚的笑容,听到热烈的掌声,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动力。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艺术的力量在于连接心灵,服务人民,这正是我们青年学子将所学融入国家所需、奉献边疆的生动实践。”
本次赴内蒙古国防教育实践活动,是广西艺术学院深化“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的一次积极举措。团队成员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铸民族团结新典范,争做挺膺担当新青年”的誓言,展现了新时代艺术院校青年服务国家、奉献边疆的青春风采。实践团的北疆足迹,必将激励更多广艺青年胸怀“国之大者”,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一审:谭 琳
二审:魏文文
三审:聂 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