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艺术节院长特别奖 | 马若萱、胡嘉其:用舞蹈传递生活的美好与情感
舞蹈学院2022级、2023级舞蹈编导专业研究生马若萱与胡嘉其,在第二十九届校园文化节舞蹈比赛(独双三类国标舞组、现代舞组)中凭借马若萱主创的作品《衡》获一等奖、并获“院长特别奖”。作为作品的编导,马若萱表示,创作一部优秀的作品不仅仅依靠技巧的呈现,更在于对作品情感与思想的真诚表达。
选手介绍
选手姓名:马若萱、胡嘉其
指导老师:张维
比赛项目:舞蹈比赛
参赛组别:独双三类国标舞组、现代舞组
作品名称:《衡》
马若萱
胡嘉其
1、用舞蹈讲好每一个故事
马若萱的创作动力来源于日常生活,无论是听到一首歌、看到一幅画,还是经历一个故事,这些瞬间都能激发她通过舞蹈传递其中的美好与情感。
马若萱创作的作品《衡》便是她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洞察,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而创作出来的。她努力将那些稍纵即逝的感动凝固成永恒的艺术瞬间,让每一个动作都成为情感与记忆的载体,分享给更多的人。
她言道,从最初的构思到最终的舞台呈现,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探索自我的旅程。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深入研究每个灵感来源,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层次。通过对音乐、视觉元素和肢体语言的精心编排,力求构建一个多维度的表演空间,使观众能够沉浸在作品所营造的氛围中。
作为她的搭档胡嘉其,他也认为舞蹈是灵魂的语言,是一个与世界对话的独特方式。他同样希望通过他的舞蹈能传递爱与美,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舞蹈的魅力与力量。
他们通过完美的配合,在舞台上生动呈现了舞蹈作品《衡》。
作品《衡》
2、突破常规,勇于探索
如何保持自己创作热情和动力,是每个创作者都会探讨的问题。拥有多次创作经验的马若萱为我们分享了自己的“独门秘籍”。首先,在创作过程中要学会洞察,对周遭事物保持好奇心,努力跳脱出自己的思维局限,勇于突破常规,去探索未知的领域,这样才能找到独特的创作灵感。其次,深入感受生活,切实的去感受其变化并加以思考,将自己的感悟融入创作中,使作品更加丰富和有深度。其三,需要广泛学习优秀作品,从多元的艺术形式和知识中汲取灵感,拓宽创作的视野和思路。最后,需要及时复盘弥补不足。通过不断的自我评估和调整,总结经验教训,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新方法,逐步提升创作水平和艺术修养,使每一次创作都成为成长的阶梯。
其它作品展示
荣誉展示
马若萱个人成果展示
2024年参与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广西民族民间舞蹈创作青年骨干人才培养
2024年获得中国顶尖舞者成长计划广西分区推选19-30岁A组百强
2024年获广西艺术学院2023年度“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24年担任张继刚导演执导大型话剧《孔子》舞蹈演员
2023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青年(学生)运动会编导助理
2023年担任“2023中国-东盟舞蹈艺术交流会”活动志愿者
2021年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
胡嘉其个人成果展示
2024年参与第六届大凉山戏剧节展演剧目板块
2023年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青年(学生)运动会闭幕式汇演